从低端物流园区,到辐射长三角的新经济物流园,普陀区桃浦镇西北物流园区的十年发展路,可以说与桃浦地区整体转型发展的十年一脉相承。
从园区规划转型、村居动迁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、招商引资、重点项目建设,西北物流园区成为上海市唯一的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,年税收能级超亿元。细窥其高质量发展脉络,既承载了新经济、做强了资产底盘,也托起了民生难题、构筑了幸福家园。
承载新经济
不断创新服务能级
西北物流园区成立于2002年。作为市政府产业规划要求建设的四大物流产业园区之一,其定位清晰:扎根普陀,打造一个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产业高地。然而就在十年前,园区仍被物流企业占地面积大、税收贡献较低、运营质量不高等问题困扰着,园区的整体产出效益也因此掣肘。
2012年,园区借着桃浦地区整体转型升级的东风,一方面,根据市、区规划,重点发展中、高端物流,整合物流资源,引进如欧拓、必胜、道依茨等企业在内的非物流行业龙头企业,着力发展总部型经济,推动物流、贸易联动发展;另一方面,紧密联系外部资源,落实优惠政策,吸引中介平台积极参与招商,起到“以凤引凤”的带动效应,形成全方位、多部门招商,从而进一步夯实税基,拓展税源。
西北物流园区
借助物流基础,承托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经济,成了园区十年“立新意、求变势”的核心思路。
“在镇政府的帮助下,我们将园区实体经济和物流产业相衔接,开始布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。” 园区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龚海峰介绍说,园区围绕“创新”这一主题,主动接受桃浦智创城的带动、辐射,对接国家战略中以(上海)创新园,发挥园区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数字供应链产业,加快推动园区向高端冷链、医疗物流、跨境电商、全供应链结算、商品交易展示总部升级转型,以有限的资源来撬动更大的市场。
截至目前,园区已陆续引进丰树物流基金、嘉民国际、普洛斯等物流地产商以及阿里数字农业供应链、道依茨发动机等30余家知名企业进驻,引进存量企业达500余家,从2012年的创税1.8亿元到2021年的4.5亿元,预计2022年园区创税将突破6亿元。
要承载“新经济”的发展,产业方向的调整是一方面,在龚海峰看来,更离不开园区服务能级的提升。
西北物流园区位于轨交11号线两站之间,距离两站各约1.5公里,园区企业员工常年通勤不便。“步行近半小时吃不消,打车十多块钱不合算,公交候车时间长等不起,不仅困扰上班族,还成了企业招聘‘隐形坎’。”对此,入驻企业心中充满隐忧。
为此,在桃浦镇政府、园区、企业、员工多方共商共治的平台上,园区开出了园区企业短驳专线。据介绍,这条短驳专线早晚高峰共8个班次,为园区150家企业、2500多名员工免费提供服务,有效解决了园区通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业务:0551-6899 3317 手机:189 5606 1533 李先生 地址:合肥市瑶海区长江东路曹冲物流园
版权所有:合肥市新迪货运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02535号-11